GYJ国扬精机机器人关联商品介绍

所属栏目:行业动态 | 发布日期:2020-06-13

近年,在人手不足的背景下,制造现场的FA(factory automation:生产工序自动化)或IoT(Internetof Things:物联网)正在逐渐普及。

 

代替人类进行组装、检查等工作的协动机器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 

 

GYJ运用历经百年积累的轴承技术,应对市场需求开发了机器人关联商品。

 

以此来推动FA、IoT、机器人的普及,实现制造现场的省人力化和高效化。

 

 

1.gif

 

 

手腕关节模块 i-WRIST™

像人的手腕一样行动自如地定位装置

贡献于制造现场的省人力化

 

手腕关节模块 i-WRIST™ 是可高速进行定位的机器人用模块。

 

通过特殊的驱动机构实现如同人的手腕一样自由自在的行动。而且是小型化设计。
 

 

通过在前端安装末端执行器或和其他机器人组合,可变身为各种各样的装置。  

 

比以往更快更省空间,更省人力,扩大了制造现场的可能性。

  2.jpg
 

 

特长1-广泛的可动范围

 

最大弯折角度为90°、旋转角度为360°的可动范围,在半球面上的任何位置都能迅速地锁定目标,从目标开始朝相同的方向可旋转无数次。可从各个角度用最短的距离接近锁定位置。


 

3.jpg


 

特长2-高速动作

 

1秒内可变更姿势的次数为7次以上。

 

实现以往机器人不擅长的高速细微姿势变更。高速并正确地进行犹如人一样的细小作业。

 

特长3-紧凑设计

 

采用紧凑设计使其能容易地安装在工厂有限的空间内。与使工件旋转的机构相结合,可在人工作业空间内进行设置。

 

4.jpg

从驱动轴技术衍生出的 i-WRIST™

 

驱动轴是将汽车引擎的旋转顺畅传递给车轮的商品,是汽车行驶、转弯时不可缺少的部件。

 

GYJ于1960年代在日本首次成功实现了驱动轴的量产,现在已位居世界第2的份额。

 

本次,采用了能流畅传递旋转的驱动轴技术,衍生出了可进行大角度自由自在行动的 i-WRIST™ 。

5.jpg
 

6.jpg

 

双列磁环

 

通过高分辨率检测绝对角度
 

使各种机器人实现细致流畅的行动

 

双列磁圈 是将融合进磁性材料的橡胶材料和环状芯骨粘合的商品。

 

和专用的磁性传感器组合,用于机器人的关节部位。可进行17~20bit(分辨率 约0.0027°~0.00034°)的细微角度检测,控制机器人实现细致的行动。

 

因带有磁性,不易受振动、温度、垃圾、灰尘、油分影响,可在各种环境下使用。

 

不仅适用于机器人关节部位,也适用于伺服马达等绝对角检测。7.jpg
 

特长1-特殊的磁化技术贡献于高精度的角度检测
 

 

磁圈上形成2列极数(称为N极或S极的磁极数)不同的磁迹。

 

磁圈旋转时,专用传感器读取2列磁迹的磁极变化,通过电气信号高精度地输出绝对角。

 

进行高精度的角度检测时,需要使N极和S极按一定间隔及正确的规则磁化。

 

另外,2列磁圈形成时,要求具有不使旁边相吸的磁迹受到影响的高精度磁化技术。

 

GYJ通过至今为止不断地商品开发所积累的特殊磁化技术,成功地实现了64极对(N极和S极的配对排列)和63极对的高精度磁化。

 

8.jpg

磁化模型示意图

 

14.png

64极对(N极和S极的配对排列)和63极对双列的高精度磁化
 

 

特长2-提高机器人的设计自由度

 

现有半径方向尺寸较小的径向型(外径:φ51.5mm)和轴方向宽度尺寸较小的轴向型(轴方向宽度:4mm)产品。

 

均为大口径,可安装于缆绳通过的中空轴。通过使用适合安装的构造形式,提高设计的自由度,贡献于小型化、轻量化。

9.jpg

 

从带传感器轴承衍生出的-双列磁圈

 

 双列磁圈 中的磁化技术,是通过旋转传感器和将轴承一体化的 带旋转传感器轴承 的开发总结出的技术。

 

带旋转传感器轴承 是检测马达转速的商品。

 

另外也开发出了在汽车ABS(防抱死制动系统)中使用的带传感器轮毂轴承。这些商品均在工业机械和汽车中被广泛使用。
 

 

10.jpg

12.jpg